第473章 长孙无忌的奸计-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陛下息怒,太子殿下出的错,还要陛下您想办法弥补一二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看似是在劝李世民,实际上是给李承乾定了性。

    李世民闻声回头,见长孙无忌和一众皇城里办公的尚书省官员走了进来,说话的正是长孙无忌。

    李世民看长孙无忌像是看到亲人一般,也顾不得长孙无忌应该在家闭门思过的事,更没有在意长孙无忌话里的意思,伸出手道:“无忌你来了!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见状忙走到李世民身边,扶着李世民道:“陛下先坐下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被长孙无忌扶着下坐下,扭头看见长池孙无忌,垂泪大哭道:“无忌啊!你可知道皇后她走的早,给朕留下这几个孩子,真是让朕操碎了心啊……”

    长乐公主新死,晋阳公主又病着,李承乾和李治不在长安,李世民这段时间心情本来就十分压抑。

    现在李承乾又因为挖人家祖坟惹上麻烦,确实让李世民深感无力。

    李世民一边哭一边向长孙无忌叙说着他的不幸,诸如中年丧妻、老年丧子,现在女儿也先他而去,承乾又不懂事……

    弄的满殿里的一众文武大臣一个个都跟着他抹眼泪。

    “朕十六岁起领经略,大唐能有今日朕也算是微有薄功,纵然有些错处,皇天厚土尽可惩罚朕一人,何必降灾于朕的子女?……承乾纵然骄躁,但他爱民之心天下皆知,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慌悖之事?”

    李世民说到最后不自觉地替李承乾辩护起来。

    下边有些大臣听着听着就听出不样一的味道了,李世民不惜在大臣面前扮惨,自揭伤疤,为的还是让大臣们帮李承乾说话。

    对李世民的等人来说挖士族的祖坟是很严重的问题,弄不好李承乾将失去天下士族的人心,如果李承乾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还好说,李世民只要严厉惩诫一顿就行了。

    可是李承乾是皇太子以后要继承大唐江山社稷的人,他要是失去天下士族的人心,无论是对李承乾还大唐来说都是灾难性的。

    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朝廷下旨是没有多大用的,只能靠在朝大臣们和一些地方的贤者替李承乾说话。这些人说李承乾的好话,或许能被天下士族接受,这也是历朝历代尊贤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陛下,太子殿下并没有就挖范阳卢氏祖坟的事上疏朝廷,在臣想来挖坟之事可能不是太子殿下下令做的。

    幽燕民风彪悍范阳卢氏在那里犯下累累罪行,百姓们怒而挖其祖坟,并不是算新鲜事。”户部尚书程名振趁李世民哭诉的间歇,站出来替李承乾辩解。

    李世民听了正要说话,就听崔敦礼站出来严肃地道:“程尚书此言差矣,幽燕民风历来彪悍,不今天才彪悍的,若真是范阳卢氏历代都是残民之贼,早就老百姓给灭了。”

    崔敦礼实在没有办法不站出来,若是程名振的说法成立,那过几天他们博陵崔氏的祖坟也该被挖了。

    住在博陵的崔氏族人的死活他可以不管,但是祖坟他不能不管。

    “陛下,此次河北道诸士族人家谋反范阳卢氏乃是主谋,他们差点伤了太子殿下,太子殿下素得民心,百姓恨范阳卢氏挖他们家祖坟也是情有可原的。”礼部尚书李道宗走出来道。

    李道宗的说法跟程名振的说法不同,程名振是说士族人家欺负百姓,遭到百姓的报复,跟李承乾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李道宗说是因为范阳卢氏主谋谋反,被爱戴李承乾的百姓报复了,但是其他从犯人家可能就轻一点不被挖坟。

    李世民坐在那里不动声色,心里在掂量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对李承乾更有利。

    却听长孙无忌道:“李尚书所言不妥,卢承思是谋反的主谋太子殿下就是下令挖他父祖之坟,斫棺弃尸,也是他该当其罪。、但是范阳卢氏几百年来的祖坟悉数被挖,这就太过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