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一章 为了国家民族,我应当回去!-《我在大学当校长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会议室里。

    待最后一个面试者走完后,陈灏看了眼时间,才四点半左右。

    遂对身旁的几人道:“陈教授、方教授、任教授,你们待会还有什么事情要忙吗?没有的话,那就一起去喝个咖啡吧。”

    照理说一场面试也不需要三位首席科学家+校长出面,主要是今天安排的都是面试专职研究员(正高)的。

    作为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,以现在寥寥几个实验室太单调了,    所以需要再开设几个新的实验室。

    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招聘启示里范围特别广,没有仅限于个别方向,而是整個材料领域。

    陈冲、方浩森三人自然不傻,喝个咖啡能要多久时间,也就半小时左右,而且校长这么说,显然是事情的。

    四人转移阵地到理想咖啡厅。

    入座后,    陈灏环视三人,率先开口问道:“今天一整天面试了14个,除了已经确定的黄杰博士课题组,其他人里面你们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有几位挺优秀的,只是他们的idea我觉得不太行,比如那个牛津博士苏哲,履历很不错,但想法太天真了,我觉得需要磨练两三年才能担起重任。”陈冲认真回忆了下,觉得印象最深的要属这位。

    光华大学的氛围不像其他老牌大学,陈冲、方浩森这两位都是青年学者,哪怕再有能力,换成浙大、北大这些地方,要想当院长、首席科学家,仍然需要熬一些年份。

    但是光华不讲究这些,    光华只看能力和人品。

    能者上,庸者下。

    要说今天面试者里面,    也唯有黄杰综合评价是最高的。

    方浩森教授和任弘教授也相继表态,三人评价略有差别,    但是大致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陈灏叹了口气,无奈道:“那待会我让邓慧发下通知。”

    这14人里面,不少原单位都是中科院系统的,或者是来自985高校的,只有极少数两三个是待业中。

    之所以对方来光华大学面试,都是奔着独立开组来的。

    既然光华不给开组的权限,十有八九也会拒绝。

    又聊了一会招人的事情,后面陈灏则向三人问及实验室的工作情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日本,茨城县筑波市。

    吴玉成是是国立材料研究所(nrim)的一名副研究员,在日本留学读博+工作几年,熬到现在的副研究员也挺不容易的。

    日本这个国家是很看重资历的,甚至在小学、中学就很明显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