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章大唐见闻三-《暴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的呢。”苏氏有些期待,“不过他们的改进速度快,也许过几天就能再次实验,到时咱们去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一行人出宫到鸿胪寺接上君士坦斯二世和他的妻子,随后来到城外的,农业试验场。

    岳阳至这里根本就没有上苑等皇家园林,如果在山脚下,却有1万亩左右的实验田。

    来到实验田的时候,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,包括农部,以及农学院格物学院的学生,还有各部的一些官员。一块儿100亩,左右的良田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,旁边还有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。

    如果李承乾在这里一定会感叹,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敞篷拖拉机?

    拖拉机的形态有它的道理,所以大唐的拖拉机后后世的拖拉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而且还是老式的那种红色拖拉机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为了节省钢材,拖拉机的驾驶室根本的不是说钢铁,而是用两根竹竿支起的一个棚子。但要觉得对机械设备,张宇伦不是很放心,又在潜驾驶室前面的挡风玻璃处,真的设置了挡风玻璃。而在拖拉机的后面,有一个大型的翻地的犁。犁头足有十六个。

    农部尚书向苏氏请示,得到同意后,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,迅速的小跑过去,一下蹿进拖拉机的驾驶室,他也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
    咔咔咔拧几下钥匙,哒哒哒哒拖拉机立即发动起来,烟筒上冒出黑烟。

    青年拉下一根拉杆儿,蹭的一下,拖拉机就像是兔子,蹦着就蹿出去。青年再次拉下另一根拉杆儿,犁地的犁,犁头放下深入地表下面将有些僵硬的土地泛起,那速度非常快!

    “啊~我们成功啦~我们成功啦!”

    周围的工匠,学生,官员,一个个又蹦又跳声呼喊,有些人已经泪水长流。

    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作,这一刻终于成功了,能的浓烈将迎来崭新的篇章,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。

    苏氏高兴的眼睛泛红,农部尚书也是偷偷的转过头摸着眼泪。那些40岁以上的人,就没有不哭的。

    岁数大一点儿的人,谁又没有见过饿死人?人真的会饿死的。没有粮食真的会饿死。

    那时候不是没有土地。粮食收成的季节只有那么一段时间,粮食的耕种也只有那一段时间,而受到人力,畜力的限制,许多土地根本无法精耕细作。

    但现在拖拉机出来,它就能代替牛代替马。

    农部尚书差一把眼泪,笑着解释说:“这块儿地有一百亩,是特意留下来的,没有耕种过的生地,只是前两天将草燎荒。我们曾经仔细测算过,一个普通的劳力,要想用铁锹翻地,需要十五天。一匹普通的马拉犁,一个人扶着犁,需要六天时间。换成一头牛,需要五天半时间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